石磨磨浆机美食 原始风味的保持者2017/05/20
电动石磨浆机制作的肠粉美食,不仅保留了石磨的原始风味,更具有了现代生活快的节奏。石磨制作冷水浸泡后用花岗石磨制的米浆,经过二次打磨与过滤,更加细腻纯朴。
电动石磨磨浆机磨制时转速均匀,石磨对原料进行的冷处理,避免了营养流失与口感改变。在千变万化的快节奏中,电动石磨就如同一个涣发青春的智慧老人,保持着清醒的头脑,与缓慢前进的步伐,现代文明不论进展到怎样的节奏,总还是需要有人去守护这些古老的传统,铭记来时的道路。
“一湾青水绿,两岸荔枝红”的广州荔湾区,分布着这座城市保存不多的完整骑楼。历经岁月沧桑,风雨洗礼的西关,褪去了昔日的繁华富贵,成为了如今广州人回味老故事旧风情的活泛去处。从文明路到德政路,依旧遍布着广州风味的逼仄小店,我们在一阵兜兜转转中找到了街角的石磨老爹。略显凉爽的清晨,小店的石磨不停转,开启了老广的忙碌一天。
邻近北京路商业圈与上下九步行街,这片老城区在广州飞速的城市发展中显得悠久而古远,骑楼之下仍是西关景色,骑楼之外世界早已变迁。任何一个城市的老城区总是带着隐隐约约的伤感,与不能明说的坚持,而这执念常常自美食始,不因美食终。肠粉、咸煎饼佐白粥是老广最为普通的早餐,现代都市人少了在茶楼“一盅两件”的时间,却还是在繁忙的奔波中吞下几条肠粉,再开始一天的拼搏。这种洁白的米制小食,既体现了粤人对于食材口感的追求,也展现着崇尚自然的烹饪追求。
保持着手工时代的石磨制作,不为工业制作的机器所惑,地道的西关仔伍老板笑嘲自己古板,连带着对这古老工艺的死守。冷水浸泡后用花岗石磨制的米浆,经过二次打磨与过滤,更加细腻纯朴。相对于机器磨制带来的热度,石磨对原料进行的冷处理,避免了营养流失与口感改变。在千变万化的快节奏中,石磨就如同一个智慧老人,保持着清醒的头脑,与缓慢前进的步伐,现代文明不论进展到怎样的节奏,总还是需要有人去守护这些古老的传统,铭记来时的道路。
石磨老爹主营的广州风情小吃,黑白太极,玄妙平衡。在随性奔跑的年纪,小孩子都对电视上那重复播放的芝麻糊印象深刻,透着荧屏好像也能嗅到浓浓的香气,看着油黑乌亮的色泽更是垂涎欲滴。石磨老爹家的芝麻糊相较于开水冲泡的速溶品,不知香浓几倍。一斤黑芝麻只能出品16碗的奢华用料,让我们不免感觉手里的那碗沉甸甸。明火手工炒制的原料在香气中被多次打磨,最后成了一份浓稠的上等甜品。轻轻搅动,黏滑丝绸,入口细细品味,美好得令人眩晕。
纯黑之后是不容错认的雪白。米浆为主料的肠粉,在各种馅料的陪衬下,经过30秒的热蒸,变得更为精致光滑。玉色的光泽,明媚的馅料,在洁白的小盘中喘息。若米浆是肠粉的门帘,那酱油就是那把钥匙。广州有着全国最为讲究的酱油,在这里,它不仅是简单的调味品,更是整个菜系的灵魂所在。没有一家肠粉店会直接使用市面上的成品酱油,二次加工是必备的功课,多少老店的秘密就在于小小的酱油秘方。石磨老爹用蔬菜熬煮的汤汁进行吊鲜,赋予了酱油二次生命,也点活了整个肠粉。口感上微硬的石磨肠粉,在柔软中带着一种韧性,这种韧性来自朴素的米粒,来自木讷的石磨,来自悠悠千年的传统,与那些坚守传统的人心。